中国什么在办奥运会?
北京奥组委官网2014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首都功能核心区房屋租金平均价格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35%;房山区政府2014年7月份发布的《房山新城南区棚改项目(一期)房屋征收情况公示》中称,该项目签约率已达89.1%……
过去四年里,为承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各项基础建设正在释放红利——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便利。 作为历史上首座举办过夏、冬两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从2008年到2022年的三届奥运盛会,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体育版图,更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
作为“双奥之城”的核心区,北京这座城市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尝试从交通、住房、环境等方面入手,看看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如今变了些什么。 交通:拥堵不再 是“堵城”还是“堵都”?曾经一度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调侃。但四年的时间里,随着地铁线的延伸、城市快速路的建成和公共交通意识的普及,北京正从“堵城”向“快城”转变。 据北京市交管局数据,2013年至2014年,北京交通拥堵指数分别为7.5和6.9,同比分别降低23%和14%。
近年来,北京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大容量运输系统正逐渐形成。截至目前,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条(包括机场线),总里程370公里。到2022年,北京市将建成轨道交通网,实现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和快速路“零排放”目标。
2014年北京还新增了1万余个公共自行车租车点,新增1万辆自行车,市民骑车上下班或出行的选择大大增加。 除了构建大容量交通系统外,北京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例如,针对每年春季沙尘暴频繁出现的情况,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增加沙尘天气下作业车辆及机械化清雪设备投入;鼓励公众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2014年底京张高铁动工,北京到河北张家口仅需不到一小时,比原来节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作为历史上首个进北京的少数民族运动代表团,蒙古国的运动员称赞道:“现在北京变小了!” 住房:成本下降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的工地,北京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规划,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宜居城市建设范例的目标。 2012年3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房产需求。
据统计,这四年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销售面积比2009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租金水平则连续多年保持平稳,2013年和2014上半年房价同比下降超过5%,租房市场价格更是连续三年下跌。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住房成本大幅下降,生活成本显著降低。以朝阳区朝阳公园一带为例,4年前的一居室均价至少需要5000元/月,而现在同样地段同样面积的两居室,租金只要4000元/月。 环境:天蓝水清 四年的奥运筹办过程中,北京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着力改善空气和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家园。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3年起,北京地区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由2013年的89.8微克/立方米降至2014年的57.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达35%。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北京空气质量均为良好以上,未出现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