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泳比赛没有?

漆皓泽漆皓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潜泳(apnoea)不是一个正式的游泳竞赛项目,但是作为辅助技能在游泳比赛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游泳池中的竞赛泳姿包括蛙泳、自由泳、蝶泳和仰泳4种。其中前两种是吸气泳姿,后面两种是呼气泳姿。这四种泳姿都在国际比赛中存在并且有相应的竞赛项目。但是有一种泳姿在泳池中并不常见,但在自然水域中却是最常见的游姿——潜泳;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有时将蛙泳和潜泳一起称作“游泳”[1]。 但是目前对潜泳的定义尚未统一。国际泳坛普遍承认的潜泳定义是基于水下的呼吸方式(即通过口鼻冒泡的方式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深水中用口呼气)而定义的,这种形式的潜水又被称为闭气(apnea)。然而,有些人认为只有当身体完全浮出水面时才能开始用口呼吸,因而把任何水下呼吸行为都称为“swimming”[2]。还有人根据水下用气的不同而将潜泳分为若干不同的形式。

不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选手能够在水下坚持足够长时间而不上升水面吸气,那么就能提高成绩。因此对于许多竞争激烈的比赛如铁人三项以及长途游泳竞赛来说,掌握一定的潜泳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如此,尽管人类是水陆两栖动物,尽管我们可以像鱼类那样通过鳃吸收氧气,尽管我们可以在水里保持 60 分钟以上不换气(不减少血液中氧气含量的情况下)[3],我们依然缺乏在水下长时间活动的生理机制。例如,我们的肺不能进行深吸气后再慢慢呼出。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肺部会膨胀然后因胸膜腔内压升高而导致呼吸困难。同样,我们的血液也不能像鱼那样持续地提供氧气。最后,我们脑部的供氧是靠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而不是像鱼那样直接通过颅腔吸入氧气。这些生理上的限制阻碍了我们像鱼那样自由地在水中活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肌肉能够产生一种富含氧气的混合物,它可以短暂地解决缺氧的问题。我们还能通过打哈欠或吞咽等动作让氧气渗入血淋巴液,从而为肌肉提供足够的氧气。

孟湘涵孟湘涵优质答主

在人们熟悉的各种泳姿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潜泳了。潜泳分水面式和水下式两种游进形式。在游进过程中,既可以用脚蹬池底前进,也可以只靠臂腿配合划水前进;既可在水底行进,也可露出头的一部分在水面下游进。由于潜泳游速较快,且隐蔽性好,因而在军事救生中使用很广。

但是,直到1988年,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埃尔斯伯雷还夺得过男子100米潜泳项目冠军。那么,为什么后来潜泳不再举行比赛了呢?

这要从1986年第三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讲起。美国选手埃尔斯伯雷在男子100米潜泳预赛中,以59.52秒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世界纪录。此后,一些优秀选手也打破这一项目的纪录。人们发现,这些选手游100米所需要的时间,都比他们游100米蛙泳的时间要短。经过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得出上述成绩大大缩短的主要原因是选用游速最快的潜泳技术代替蛙泳技术参加比赛。这样,就大大背离了蛙泳本身的技、战术及该项技术发展的规律。1987年年底,游泳权威机构——国际游泳联合会就对规则作了修改,把潜泳距离由原来的不限制改为不得超过15米,且只限在每次出发和每次转身后,一次潜泳。这一修改使蛙泳运动本身的技术和训练特点得到规范化,有效地促进了蛙泳这项游泳运动的发展。此后,随着国际泳联对潜泳在训练及比赛中的进一步限制,1993年正式取消了潜泳比赛。

如今,只有在军队和警察中还保留着潜泳技术的训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