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长跑应注意什么?

仰成浩仰成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比赛前: 1、赛前三天(最好一周)充分休息,保证睡眠; 2、赛前两天,饮食上应减少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如米饭、肉类等),避免引起赛时腹泻,影响成绩。可适当补充糖类、维生素及电解质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运动饮料等。赛中: 3、进行慢跑热身活动,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得到充分活动,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和肌肉兴奋性,增强肌肉的弹性,从而有利于肌肉尽可能多地放出热能,为随后的剧烈运动做好准备。 4、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以加强肌肉的耐力、力量和柔韧素质,这对于运动员赛后迅速消除疲劳,加快恢复过程有重要作用。 5、赛前30分钟之内尽量排空膀胱,以免分散注意力。

6、在赛前几分钟内,可做几次深呼吸,放松全身,这样可以使心跳缓和下来,血行正常,意识清晰,从而做到“轻装上阵”。比赛中: 7、开始长跑之后,千万不要一下子跑得过快过猛,这样极易造成肌肉损伤和中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匀速、有节奏地呼吸,这样可缓解肌肉酸痛,预防比赛中暑。

8、随着比赛的进行和体力的消耗,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是比赛期间最常见的生理反应。此时只要继续参加比赛,这些症状就能逐渐减轻消失。如果放弃比赛,这些生理反应就会持续存在并慢慢加重直至出现中暑症状。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身体状况,都要坚持比赛到最后。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成绩的。

后赛后的及时恢复: 9、赛后大量饮水,同时补充运动饮料,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以防肠胃不适。 10、整理运动,放松身心。 11、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洗个温水澡或冰水浴,有助于加快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提高肌肉活力,增强运动效果。

12、合理的营养补充,对快速消除运动疲劳,促进体力恢复具有关键作用。赛后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便为下次的运动做好储备。

时兴国时兴国优质答主

在运动会中,大家最期待的压轴好戏就是长跑。因为长跑时间长,跑道长,往往最能引起人们经久不息的欢呼。但是,往往运动员参加1500米或3000米跑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障碍,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应该怎样预防呢?

据临床观察和生理研究,在较长时间的运动之后,特别是像中长跑这样的运动之后,人体胃肠功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应激性变化,而这种应激性变化往往与运动项目、训练水平及运动量有关。一般认为:人体在参加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如短跑、中跑之后,胃肠功能的变化不明显;当运动时间超过45分钟,如场地自行车长距离训练或比赛之后,胃肠功能则出现较明显的下降,具体表现为:胃肠平滑肌收缩无力,紧张度降低,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胃粘膜出现炎症和消化道出血等。

出现上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目前认为与运动时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有关,人在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加强,肾上腺皮质释放大量的肾上激素,使得机体处在高度兴奋、应激的状态,导致胃肠平滑肌缺血,胃粘膜形成应激性溃疡。同时,剧烈运动时大量的血液重新分配到运动肌肉、心脏、肺脏,而消化道处于缺血缺氧的“荒漠化状态”,久而久之,胃肠功能降低,引起胃返流、恶心、呕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