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要换材料?

司空睿浩司空睿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用的胶水是海绵胶,就是把海棉泡在胶水里做成胶皮贴在球拍上面。这样的缺点是球拍重量大不易控制,而且一旦脱胶就会失去球拍的控制力变沉,同时海绵里的气体散发后使粘性降低; 后来出现的是海绵加胶水的混合型,这个比直接贴海棉的稳定性更好,但不如海绵好换(海绵是可以整个拆下来的)。这种拍子手感稳定,也深受广大球迷的喜爱; 但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当一块海绵用坏之后就得整块换掉,比较麻烦,毕竟谁也不会准备太多相同的海绵以备不时之需。为此有人想到在两块海绵之间夹层铺上纤维纸,这样既能保持海绵的良好性能,又能方便地更换损坏的海绵。这就是现今所用的海绵板。

但是如此改进之后问题又来了——海绵本身的弹性会随着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如果一直使用单一的海绵可能会造成球员打球时手感起伏不定。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代替传统海绵。其中一种就是像羽毛球拍一样用鸭毛或者鹅毛等填充物做球拍的面材(一般用于高端球拍或者特殊定制球拍),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海绵弹性变化而引起的手感问题。但这种处理方式无法根本解决粘性和重量的问题。另一种做法是用比较软的橡胶等材质做海绵的替代材料并采用粘性的海绵胶水粘贴在球拍的表面。这种做法解决了弹力的问题,但同时牺牲了控球的能力。目前市面上有的球拍采用的就是这种柔软性较好的海绵。

巴月嫣巴月嫣优质答主

70—80年代,在重大比赛中使用的乒乓球,其生产厂只有日本一家。那时使用的球为赛璐珞球。这种球是由硝化纤维和樟脑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它的直径是38毫米圆球。

由于比赛时追求高速度,快节奏,老38毫米赛璐珞球在扣杀中常常发生破裂,而且易燃烧。为了克服旧球的不足,在1989年46届世乒赛上,由南斯拉夫首先提供了一种新式乒乓球,在比赛时做为试验,其效果很好.

经过一些国家协商决定由日本、中国、南斯拉夫、匈牙利四国共同生产这种新球,定在93年第47届世乒赛上正式使用。这种新球直径由38毫米改为40毫米,材质为一种工程塑料(高分子树脂),它的耐撞击程度比旧球增强几十倍,不易破碎、燃烧,且便于运动员掌握和控制击球落点,对发展削球技术尤为有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