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璐珞乒乓球哪一年产生的?

宿继泽宿继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03年,英国人亨利·盖里发明了用赛璐珞材质制作乒乓球,并申请了专利 (英国专利号GB-1904/1876),随后在美国和欧洲获得巨大成功。

但当时由于加工技术不够成熟,球的质量很难控制,所以出现大量爆裂、变形等情况,运动员对此也很不满意。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研究出了新的挤压工艺,这种用机器挤压成型的乒乓球质量稳定,不易破损,深受运动员欢迎。

同时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所以在国际乒坛的地位最高,几乎每年都垄断世界锦标赛的金牌,连英国人也不放在眼里。 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乒乓球运动一直以亚洲选手居多,欧美选手并不占优;但自二战之后尤其是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也迅速发展,使得日本的乒乓球实力突飞猛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职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其国内的乒乓球爱好者也越来越少,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情况才有所好转。 而在中国,乒乓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三四十年前,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都会定期举办校际乒乓球比赛,甚至农村也有“村民乒乓球友谊赛”。

那时的年轻人对乒乓球的喜爱近乎疯狂,不管有没有球技,只要有球就可以打上一会儿。很多男生宿舍除了睡觉的地方,剩下的空间几乎都用于放置乒乓球拍和球。即使是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搭建一个简易的桌台(通常是临时性的),供人们打球娱乐。 正是由于过去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大众基础最好、参与人数最多,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关于这个运动的,比如“乒乓外交”“球王”等。

缪三准缪三准优质答主

1995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一种用新材料制成的“大球”代替原来直径38毫米的小球在世乒赛上亮相,“大球”直径为40毫米,比原来的乒乓球大了一些。乒乓球的规格变了之后,其旋转、速度、弧线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使比赛更富于观赏性。不过,这次“大球”的试验只进行到第43届世乒赛结束,此后的世乒赛和重大国际比赛仍使用38毫米的乒乓球。随着1999年日本东京第44届世乒赛的临近,国际乒联决定在本届世乒赛上使用一种色彩更为艳丽的新型乒乓球――“赛璐珞”大球,同时决定从1999年5月1日起,所有的国际比赛正式使用直径40毫米的“大球”,而且新的乒乓球将全部使用新材料“赛璐珞”制造。

国际乒联从1999年5月1日起正式推广40毫米、用新材料“赛璐珞”制造的“大球”,是国际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推动了乒乓球运动进入到一个“高速、旋转、进攻、全面”的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乒乓大国”中国队的发展,使各国选手相互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新的起点上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