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这三个字其实很有讲究,它意味着这个案例是具有普遍性的。 什么是普遍性呢?就是在一个大的时间尺度上、在足够多的样本里反复出现、难以避免的特性。因此就可以理解为规律了。 这三个字还暗含另一个意思,就是这些特性是由某种特定文化创造或促发的。也就是说,在这些共性背后一定有着某些独特的个性所在。 所以所谓的“中国式失败”其实就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场域中反复出现的某些失败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又是具有普遍性的。那么这些特征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包括这么几类:
1.逃避责任型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的典型是:凡事推卸责任,从不主动认错;如果出了问题,必然是别人导致,而自己只是“顺带被牵连”而已,所以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我是对的”,所以没有我的错!
2.无边界感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人际模式的典型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和隐私,随意介入他人生活,干涉他人的决策。同时,也极少对自己身边的人或事负责。别人的事情?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我何干?
3.依赖心态——遇到事情总喜欢依赖别人解决,自己很难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情。要么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于是到处求人帮忙;要么是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要花很大心力,很不值得,所以干脆不自己去做,让其他人替自己做。反正有人帮忙都是免费的,不劳而获是最舒服的。至于让别人为自己操心劳累,是不是有良心?有没有道德?那管不了这么多。我需要你就得帮我,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4.低价值感——由于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的身上,试图从他人身上获取力量或利益,因而总是忽视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甚至配不上好的东西。即使付出了努力,得到了回报,也会总觉得是巧合、运气好而已……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是我值得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