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日指的是什么?
2010年5月2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12时5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七颗“资源一号”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提供资源与环境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又正值国际劳动节,故而,官方将之定性为“冠军日”。
其实,在1992年之前,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地球资源卫星,而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此类观测手段,美国、前苏联等国的同类卫星数量已达10多颗。这一现状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1992年9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决定将“资源一号”卫星研制项目列为国家十八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论证过程中,有专家提出将地球资源卫星立项列入“九五”计划。但这个建议没有被通过,因为当时考虑到“九五”是一个巩固发展阶段,不具备上马此类项目的条件和时机。最终结论是:不赞成将地球资源卫星列入“九五”计划。
但地球资源卫星项目的紧迫性十分突出。当时,国际国内的资源环境形势对资源调查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没有必要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就无法制定国家的发展规划,也无从进行宏观决策。同时,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没有相关的信息,就难以在各方面取得主动权。专家指出,资源一号的升空,将使中国的国情预报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在空间技术发达的今日,没有自己的地球资源卫星已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航天强国”根本毫无立足之地。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知和“天时、地利、人和”的运筹,国家决定进行“资源一号”地球资源环境与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