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飞机人是谁?
李沛群,字博泉,号海岚,广东鹤山人,我国航空工业早期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与冯如齐名。 他从小家境贫寒,16岁随叔父到日本学习纺织机械,后转学到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电机系。他从小就对各种机器十分感兴趣,经常拆了重新装,装了再拆,弄明白原理为止。
在日本留学期间,恰逢日俄战争,他目睹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俄军的悲壮场面,决心研制飞行器等军事武器。于是,在日本期间他就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水雷”并申请了专利,在回国后投入研发中。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沛群和冯如等人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航空民间科研机构——空气动力学研究社,并在广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民用飞机制造工厂——“番禺机械厂”,自任厂长兼工程师。
为了制造飞机,他先后到欧洲、美国等地考察,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帮助设计和指导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国产的第一架飞机,并在民国元年(1912年)春举行的意大利都灵奥运会航空比赛中,由劳逊驾驶这架飞机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实现了中国人在飞机上飞翔的梦想。
此后,他又相继研制成功侦察机、轰炸机等多种型号的军用飞机,并创办我国第一所陆军航空学校,培养空军人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沛群转移到香港继续从事航空科学研究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冯如(róu,或音yú,1883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广府人(广东人),字尧仲,祖籍广东省恩平县冯家村,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人称“中国首飞第一人”、“中国航空之父”、“东方莱特”等。他出身于农家,童年时家境衰落,1893年离乡到美国三藩市。先在一家华侨牧师家做工,后进旧金山美以美中学堂就读,同时在一所技师学院选修机械课程。毕业后曾一度回乡。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载人动力飞行后,冯如就立志要自己制造飞机。他从研究鸟类翱翔开始,继而又专研西方人仿制鸟类的飞行器,并广泛搜集有关航空的知识,细心琢磨,反复实践,以积累实际知识。此后,他在檀香山一面做工,一面着手试制飞机,不久迁往旧金山。1906年以后,他先后制成多架滑翔机和飞机,在加利福尼亚洲东北部的奥克兰地区上空多次试飞。在1907~1909年期间,他已熟练掌握飞行技术,并完成了多次短途、低高度的飞行。1909年冯如曾到美国各地作飞行表演,以扩大中国在科学界的影响。同年秋,冯如的飞机在奥克兰被大风吹毁。于是他迁往芝加哥,在那里组织“中国飞行器公司”,用做演讲和表演所得收入做研制费用,投入紧张的飞机试制工作。
1911年春节期间,冯如在广州附近燕塘的“同盟会粤军北伐大本营”作飞行表演,孙中山和黄兴等予以鼓励和支持,称赞冯如“足以扬中国之美于万国之中”。辛亥革命胜利后,黄兴、孙中山先后写信给冯如,希望他归国为国效力。冯如为了发展祖国航空事业,便停止国外的飞行表演和制作飞机的工作,准备回国。1912年8月11日,冯如驾驶新制飞机在广州郊区作飞行表演。8月24日,冯如在广东桑园围北江江畔试飞新机,因马达故障,飞机失事,后脑受重伤。次日不治,死于广州黄花岗,年仅29岁。他所制机厂工具也被日军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