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欧补丁是什么?
16世纪至18世纪,地中海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中国丝绸,是欧洲贵族们最青睐的奢侈品之一。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中欧交往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但此时的“洋丝绸”还只是一种专供皇家贵族享用的高档消费品而已。这种局面的改变,要从明末欧洲出现的“中国风”开始说起…… 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和太平洋的扩张,新的贸易路线被打开,香料、香料作物以及白银等原材料从世界各地涌入欧洲。在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以纺织业为例,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开始取代了手工业生产的方式,纺织品的需求量呈指数增长。为了迎合这一需求,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们在原有的棉纱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棉线中间掺入丝线纺成“丝棉纱”,再用这种纱线织成质地更加柔软舒适的布料。这些面料经过荷兰商人之手来到亚洲,转手倒卖出去,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市场对西方商品需求的增长,刺激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扩张——因为殖民者的初衷就是要打开亚洲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如果没有中国或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和人口,近代西方殖民者几乎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财富,也没有理由为了开拓海外市场而冒险远行。 不过此时西方人染指的“洋丝绸”仍是以天然丝绸为原料,质量上乘却价格高昂,也只有王室和富豪才买得起。
真正的变化出现在17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中国沿海经商,他们找到了一条绕过菲律宾马尼拉贸易禁令的航线,开辟了一条直达印度的贸易航道。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广州交易的开展,大量优质的生丝和绸缎被运到欧洲,同时欧洲的印花布和粗毛呢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不过让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印布,在中式审美的眼中却是粗鄙低劣之物,远不如素色染就的“苏绣”和“杭纺”有名。
到了18世纪中后期,欧洲流行起一种仿丝绸物料,名叫“仿单布”(shoddy)。这种布料的成分主要是用废旧衣物制成的碎布段,掺上棉纱和水刺无纺布而成,由于表面效果近似丝绸,因此常被当作丝绸使用。 有趣的是,虽然“仿单布”以旧衣物为原料,但在工艺上却是“经纱显色,纬纱掩珠”,与真丝绸的“径向染色,纵向加捻”相反,这也正说明了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产业形式的变迁,同时也带来了原料的选择权。 在“仿单布”之后,欧美的时装界又兴起一阵“复古潮”——人们又开始怀念起丝绸的柔美,于是丝绸又重新回归时尚界。只是这一次,中国不再是唯一的供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