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套胶哪一年开始?

濮潜龙濮潜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2年开始,世界上第一块塑料海绵乒乓球拍问世 。 1980年,中国第一块国产的海绵球拍诞生 。 以前大家打球都是用纯木的球拍,那时候能有一张好的球拍是很贵的,一张好的球拍得要一个体育生的全部津贴(一个月大概五块钱吧),所以一般人是买不起也打不起的。不过现在好了,现在一张优质的碳素底板加上一块合适的套胶,也就两百左右就能搞定!

后来慢慢出现了一块海绵加橡胶的垫层,这就是现在的海绵胶皮,这种海绵比较软,能增加球的旋转,速度也会比纯木的要快一些;后来有人进一步改良了海绵的厚度和软硬度,于是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套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还有一种新的材料做成的套胶,比传统的海绵套胶更轻,弹性更好,就是碳素层套胶了,像红双喜的301、302,日本的FEL,美国的KOVA都有生产。

窦箐霞窦箐霞优质答主

套胶是70年代出现的,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生胶或长胶,它们是像粘球拍一样直接把胶皮粘在底板上的,没有海绵。所以那个时代的打法大多以快攻为主,弧圈球很少。

70年代,日本发明了生胶海绵拍,后来中国和欧洲的运动员普遍觉得装上海绵后胶皮的性能大不一样,打起来更有感觉,所以也开始用上海绵。这时候就形成了新的结构,海绵+胶皮,粘在底板上,这就是套胶的由来,早期的生胶海绵拍是单面有胶的,后来又出现了双面有胶的。

一开始胶皮的生产没有像现在分的这么细,一个厂家可以生产所有类型的胶皮,如日本生产正贴反生的双面套胶。后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打法的多样化推动了胶皮生产厂商向着专业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出现了生产各种类型胶皮的专业厂家,比如日本的红双喜专门生产正手生胶和长胶,而日本的KUMANO专门生产反手生胶。生胶发展起来了,到了80年代,生胶海绵拍成为了主流。

80年代起,随着奥地利奥地利、匈牙利等欧洲强队对生胶的熟悉,生胶的优势越来越小,同时日本的弧圈型选手大爆冷门一举打倒了中国的快攻,所以各国都开始了对强力旋转和速度结合的弧圈球的研究。生胶不擅长对旋转的对抗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所以从80年代起攻球胶皮开始出现(如日本kumano的攻-1,德国蝴蝶的进攻之星,中国的银河),生胶的市场日益缩小。到了90年代,已经很难用生胶在世界大赛中拿冠军了。

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胶皮,反手专用橡胶——弧圈胶皮,弧圈胶皮结合了攻球胶皮(外胶皮)和生胶(内胶皮)的优点,旋转性能十分优越,而且不需要像生胶那样练出很多的动作和发力方法,只要按照传统外胶皮的方法练就行了。日本的弧圈胶皮是kumano的弧圈之星,中国的弧圈胶皮是红双喜的狂风。

由于外弧圈胶皮的旋转和速度不如内弧圈胶皮(生胶),所以不能当主力胶皮使用,只能当副胶皮使用(在日本又被称为“补丁皮)。

在生胶和弧圈胶皮出现了重大变革之后,攻球胶皮也没闲着,和生胶一样,攻球胶皮也有了内胶皮(适合生胶打法的玩家使用)和外胶皮(适合外弧圈胶皮打法的玩家使用)之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