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联防是什么?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早期篮球规则简单,参与人数不限,在任一地点进行,没有进攻时间限制,任何投球都算得分;1892年,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主任朱利叶斯·欧文的提议下制定了“篮球竞赛规则”,并进行了第一场比赛;1904年在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而真正现代的篮球比赛始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
早期的篮球比赛中并没有严格的位置划分,一个队可以有任意数量的队员参加。每场比赛各队可更换任意数量的球员。直到四号位和五号位的篮板球才逐渐地成为重要的位置指标。六十年代开始,职业联赛才开始有轮换制度,之前都是打满全场,直至体力难以支撑的时候才会被替换下场。
由于NBA成立并发展至今,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所以今天我们谈论的篮球大多指美式篮球。 谈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NBA的联盟文化——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这些优良的品质使得每个球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比如今年总决赛上受伤回归的凯文.杜兰特,以及在火箭队中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哈登与保罗……他们不仅自己打得出色,也往往能带动全队的整体发挥。
而在防守方面,联盟一直推崇的是高强度、压迫性的防守。你经常会看到一方投篮时另一方也会做出相应的防守动作。即便你没有在防守端抢到球,你的努力也可能会帮助你赢得球队的信任。 很多人喜欢篮球的原因是因为篮球能够很好地锻炼全身的肌肉,且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它需要大脑快速反应,判断对手的动作,并进行针对性的阻截;也需要身体配合,对抗中提升体能,增强耐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热爱篮球的人不但身材高大威猛,而且健硕有力。
在有1、2、3、4、5号位上场的正规5人制篮球比赛当中,根据球场站位的5个位置,最常见的区域联防阵型有2-1-2、1-3-1、2-3、3-2联防等等。
1、2-1-2联防。2-1-2联防是最常用的一种区域联防战术。前后两排各有两名队员防守,中间一人负责抢断。采用2-1-2联防战术时,各人的防守区域都比较大,所以这种区域联防在应用中也经常采取补防、夹击、移动等方法来加强自己的防守能力;
2、1-3-1联防。1-3-1联防在进攻方突破对方后防线时,后面的一名防守球员只需要追赶对方持球进攻球员,另外3个人只需要在进攻方的三分线至三秒区之间进行防守看人即可。1-3-1联防在限制对方外线同时,还可以加强内线和中距离的防守、抢断能力,同时也比较方便组织快速的反击。1-3-1是里弗斯、波波维奇等NBA教练非常擅长的区域联防站位选择,凯尔特人和马刺都多次在常规赛、季后赛限制了对手的进攻从而取得了胜利;
3、2-3联防。2-3联防在目前NBA赛场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区域联防站位,它的侧重点是对对方外线进行封锁,适合在对方外线有强大射手群的时候采用。采用2-3联防的队伍内线空档往往会很大,对方如果能从外线把球传到内线,往往能获得很大空档轻松得分。所以,2-3联防也是最需要进行轮转的区域联防之一;
4、3-2联防。和2-3联防相反,3-2联防是在篮筐外边站3个人,弧顶站两人的防守方式。它主要就是针对对方外线进攻不够强大,但内线有一定威胁时采用,可以限制对手内线进攻。但3-2联防的外线空档非常大,尤其是边角两侧是3-2联防两大“黑洞”,如果被对方抓住打成反击,场面上就会比较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