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怕k联赛球队?
韩国K联赛与中超联赛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每年K联赛的最佳球员,都会选择去欧洲足坛发展,而最佳外援的下家,也几乎都是中国俱乐部。韩国球员来中国踢球,并不是真的看中了中超的高工资,而是为了自身的国家队生涯着想。他们渴望参加亚冠联赛,获得与高水平俱乐部交锋的机会。亚冠赛场上的表现,是他们能否代表韩国国家队出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中国联赛的外援,只能够将K联赛所学到的东西带到新的俱乐部。如果他们在新的俱乐部担任主角,教练员不会让他们做太大的改变。而在中国最好的俱乐部,也不过是亚冠四分之一决赛的水准。这就导致这些外援从韩国来到中国之后,只能被定型成为某些特定的角色。
以K联赛历史最佳射手德扬为例。在K联赛中,德扬通常担任中锋,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其他球员做球。德扬在国安效力之初,也担任中锋。但考虑到国安更需要一个能为巴西三叉戟做球的前腰球员,德扬的位置开始不断后撤。在执教一段时间之后,曼萨诺发现德扬的位置回撤之后状态大好,于是在之后的比赛中继续使用这种踢法。这种战术安排,并非因为曼萨诺有多睿智,而是K联赛球员的个人技术难以适应中超联赛,导致他们在中超只能被“工具人化”的直接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K联赛的外援自然无法在中超联赛中制造多大的威胁。而对于本土韩国球员而言,在韩国本国联赛已经完成“工具人化”的外援,难以对他们制造威胁。这就导致在面对K联赛俱乐部的时候,中国俱乐部会感觉非常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