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多样性?
我倒是觉得,中国的足球现状正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多元化发展。 以前我们一直在讨论职业联赛和足协杯赛以及国家队赛事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13年底到17年底)之后,我们终于明白,其实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不可能以职业化作为唯一的方向。
曾经有段时间职业联赛搞得如火如荼,各路资本纷纷入局,球队数量迅速增加,联赛规模也不断扩大。但这样的结果却是足协根本不敢想象、甚至没有预案的——庞大的职业联赛体系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我们的各级国家队却迟迟无法从体系之中获益,反而让青训体系越来越远。
于是我们看到,在15年亚洲杯上,国足首次在本土大规模使用外籍球员;随后又在16年里约奥运会预选赛中,首次将国内有名气的球员全部撤下,用全外教+归化球员的阵容打满全场…… 或许这样的策略会在短期内提升国家队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这必然会对本土足球的培养造成巨大的伤害。幸好,我们似乎找到一条新的路—— U14选拔队参加本赛季亚足联U14锦标赛; U15选拔队参加今年亚足联U15锦标赛; U18选拔队征战明年U17世界杯; U21国家队的球员大部分来自海外留学.... 我相信,假以时日,当这些孩子慢慢成长起来的时候,也许中国足球真的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小鬼当家”并不是什么美好的愿景,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完成的战略目标
与西方教育思想中重视个人意志与个性发展不同,中国教育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儒家所主张的纲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相吻合,加之受到苏联高度集中化教育管理模式的制约,中国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以“大一统”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思维,这种思维在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管理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历史沿革来看,上世纪50至60 年代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基本以苏联为蓝本,照搬体制;50 年代初期,中国派出“看足球团”前往东欧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并先后于1951 年和1955 年分别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教练员研讨会议,最终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打法:“快速、灵活、技术、顽强”。此打法的确立,是当时中国在缺乏选材基础的情况下,为缩小与足球发达国家差距而采取的战略性战术打法,但长期的使用却制约了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高度集中的管理和僵化思维的主导下,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本土化教练员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在备战奥运的背景下,为实现奥运战略,中国实施了“以超龄球员参加国奥队集训”和“海外兵团等措施”,严重阻碍了90年代本土年轻球员的进步和发展。在“为足球而足球”的理念之下,中国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技战术层面,足球文化教育遭到排斥。例如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的方针中明确提出“保证训练,适当学习”;在对教练员的培养中,仅仅实行技术培训和业务考核。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国运动员缺乏对足球的理解、对对手的尊重,整体素质的欠缺也严重制约了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