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伊朗什么时候?
从古代起,伊朗就是中国重要的邻国和贸易伙伴。西汉时期两国交往甚密,史籍中称伊朗地区为“安息”或“安息国”;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开通,波斯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更为频繁。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命太子托雷率军攻打花剌子模,然后再进攻伊朗,但因为蒙古军队在里海附近遭遇暴雨,道路难走而中途返回。
公元762年,南唐国王李景派人赴波斯的撒马尔罕城,设立“府监”(管理贸易的机构),进行丝绸贸易并派驻使节,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中伊官方交往。9-10世纪,波斯成为阿拉伯商队前往中国的必经之路。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展开,不少阿拉伯商人通过波斯转道前往中原,一些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
唐朝时的波斯是阿拉伯帝国的属国之一,国君为王族成员,由唐王朝赐姓李。由于当时波斯国君常居长安,故唐人亦称其为国“波斯都督府”。安史之乱后,波斯国与中国往来更加密切。834年至840年间,中国向波斯派遣的商人数量达到560人。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起来,波斯成为连接亚洲和东非的重要贸易区,因此中国人也对这个国家了解增多。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在中央设“诸路市舶提举司”,统一监管海外贸易。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于洪武九年(1376年)在扬州建立“广积仓”,作为储备粮食之所,并在淮安、靖江等地征收盐税。
明代苏门答剌国(今印度尼西亚)进贡狮子,明世宗命人饲养,命名为“狻猊”,又从外国引入番马。明朝还从中国输入良马,以供皇室、官吏享用。 除了马匹和狮子以外,铜、铁、宝石、胡椒等也是当时互市的主要商品。但到了崇祯朝末年,西北回部东征,吐鲁番入侵,互市中断。清初,伊犁将军阿玉锡等人多次招抚吐鲁番王额贝都拉部众,并进行赏赐,两地恢复了一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政府规定英国贸易只限广州一处,其他口岸一律关闭,中英贸易由此开始。当时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瓷器、茶叶、染料等;出口商品则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香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