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何时比赛?
关于马拉松的参赛时机,我的看法是: 赛前过度训练会导致比赛中极度兴奋而发挥不出来,赛中减量不减质会使运动员难以适应运动量的大幅度下降,导致比赛成绩不佳;赛后的过量补偿又容易导致过度劳累,引起伤病。因此我推荐赛前合理减量和加强质的变化来调整状态,使身体和生理达到一个最佳的比赛状态。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他们每周的训练时长不超过30h,这些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力量、耐力、速度及柔韧素质上。如果这些训练能够保证,并且在赛前12~14天内没有进行高强度比赛(3000m以上),原则上赛前半个月可以减少训练量但保持训练强度,改变训练内容(例如降低力量训练的负荷,增加柔韧性练习),同时注意控制饮食,使体重适当下滑,这样在比赛中可以减轻疲劳感,提高运动成绩的稳定性。
但是很多业余选手很难保证这么长的周期和如此规律的训练,那么他们在赛前一周就需要减少运动量的确是比较正确的选择,但是强度和大运动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可以考虑增加营养素的摄取,比如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确保体能的稳定。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升温,各种路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马拉松运动在民众的健身娱乐及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马拉松更是成为众多路跑中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在大家享受奔跑所带来的乐趣时,天气这个老问题开始成为困扰。
马拉松是一项高消耗的极限运动,需要在跑进中将体内大量的能量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体温升高,通常情况下流汗是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并带走75%左右体内热量,然而温度和湿度会直接影响排汗及散热,当湿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汗液很难蒸发,热量就得不到有效散发,长时间保持在较高的体温下会导致脱水,而脱水会使心脏供血不足,易诱发心脏疾病。
通常情况下,马拉松选择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此时温度在15-25摄氏度,非常适合路跑。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在同一时间马拉松开跑时,南北方温差可达到10摄氏度,北方虽无南方潮湿的气候,但昼夜温差较大,晚间可低至5摄氏度左右,选手一不小心即会出现伤风感冒,同样会给比赛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综上所述,马拉松最佳的举办时间在春秋两季,温度在15-25摄氏度左右,南方的秋季可选择在农历八月到十月,如北京在九月至十一月进行。选择合适的温度参赛会使你的比赛更加轻松愉悦,也会保护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