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冠军为什么年龄?

萧雨沁萧雨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围棋世界冠军渐渐被中年棋手垄断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年龄也高度关注起来。围乙冠军王檄今年已40岁,围甲冠军柁嘉冲、柯洁都是三十左右。当这些选手还在坚持战斗的时候,众多年轻棋手是否还能保持对冠军的渴望,是否能顶得住前辈的压力,一切都是未知数。

1994年,常昊在聂卫平主导的“希望杯”少年围棋赛中打败了小自己两岁的崔铬希,成为“希望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但这之后,常昊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聂卫平、汪见虹、罗洗河这样的前辈高手打压下,才艰难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职业冠军——2005年第六届龙虎杯赛冠军。1995年“全国少年名手赛”的冠军、1997年第13届天元战最佳新人奖、2000年第4届理光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这些少年时代的荣誉都转变成了成长的阅历,让常昊在25岁获得第一个职业冠军后,展现出和很多职业棋手不同的成熟。在杨楷文、彭立尧、范蕴若等这些新生代棋手中,常昊总是能够扬长避短,用一种老将才有的内敛稳定,控制局面,取得胜利。

但常昊自己并不追求这种稳重。在获得第21届三星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之后,常昊“宣布”封山绝迹,以后再不会下让对方很难的局面就可以取胜的简单棋。封山的原因是“我很用功,我不想做一个只会下棋的工具”。下棋的手段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不易的,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内容,这才像个王者。这种心态和格局,不是很多三十岁以前的冠军棋手所拥有的。

常昊25岁获得首个职业冠军时,王建军刚获得第一个职业冠军,现在,王建军已是三个全国业余棋手冠军加身,他的三个儿子(王晓阳、王禹迪、王一凡)也都在十五六岁的年龄获得了业余棋手冠军。年轻的他们距离职业高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像父辈那样获得第一个职业冠军时,他们的心态、对生活的态度是否会像常昊那样,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就把生活看得更广阔和丰富?毕竟,第一个职业冠军只是起点,是另一段追逐的开始。

对于更多的尚未取得职业围棋选手资格的业余高手而言,他们的心应该向着冠军,向着职业高手的目标前进,但这条路绝非仅有雄心壮志便可取得。当追求的目标过于遥远而忽略了路上的乐趣时,人容易陷入偏执而失去生活本身。就像很多少年高手因沉迷围棋而不能专心读书,甚至放弃学业一样。

常昊认为:“中国围棋的顶峰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个时代,你即使没有超过聂卫平、马晓春,但只要超过李昌镐,就可以成为国内冠军。可现在不是那样了,国内比赛你除非超过李斯廷、古力,否则没有机会。”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如果现在的夺冠热门要在未来超越聂卫平、马晓春,现在的二李要和以前的二马竞争,需要经历的波折和需要突破的境界都不是一个等量齐观的事。

常昊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在围棋界取得很多成就,他获得首届世界围棋选手赛冠军,创下中国棋手在国际大赛中连续胜利的最长纪录;九次获得中国杯赛优胜奖;三次获得名人制围棋赛冠军;2007年12月获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同时,常昊在个人生活中也不温不火,他有一个平静而稳定的家庭,父母和妻女组成了他生活的大部分。在围棋和家庭之外,常昊没有像很多棋手那样染上过多的烟、酒、赌等不良嗜好。这些让常昊在围棋上做到专注,生活做到丰富。

“现在有些棋手输了就狂吼乱叫,或者眼睛发红。实际上,情绪化的人输起钱来比一般人还要狠。对于我来说,真正下得苦的时候,往往是沉默寡言。因为我知道,现在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让自己陷入困境,不能让自己动摇”。

32岁的常昊,在围棋界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棋手,在竞技状态稳定上升的时候,他很谨慎地对待自己今后的棋力和寿命的关系。他的思考超越了多数棋手:

“现在的成绩,还不足以让我感到特别满足,我对自己要求还很高。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进一步?如果生命剩下的时间还不够下棋的话,我就宣布隐退。我已经习惯了这样赢,下大棋、险棋,险中求胜;我已经习惯了赢,习惯了在重要比赛中压制对手。我想,赢的感觉很好,但假如输了却没有感到失败,可能赢的感受,不会和以前一样吧!我想,那也是一场失败。到那时候,我会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考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假如到了那时,我感到有些东西还没有得到,我还会再来争取。但我不会像现在这样,使用所有的力量去争夺一个世界冠军。从18岁入段,到32岁,我在棋盘上杀了14年,如果再干4年也未必不能。但我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不能把全部都赌在这一赌上。”

赢,需要能力;输,需要胸怀。这或许是常昊,也是在诸多围棋界前三十岁以下的冠军棋手们需要品味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